自然、人文、藝術、平民化

自始至終,我們對於設計的態度始終如一,
一貫的『自然、人文、藝術、平民化』觀點,
包覆著來自不同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內涵,
呈現出充滿歡樂、舒適與美感的空間樣貌,不浮媚於流行,
卻站上設計前灘。

最新作品

南港吳宅

【貓之隙】

「住宅是建立關係的生活場所。人們透過在一個空間中,經歷日、月、年的時間歷程,在己與己、己與人、己與環境的關係中,認識自己、品味自己......住宅是一個生命歷程的場所,提供一種想要、需要、成長的生活感場所」   節錄自《LPA建築札記》的第三章〈信仰下的建築作為〉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家,是令人感到最自然放鬆的空間,對毛小孩來說也不例外。本案座落在擁有自然景致的埤塘生態保留區中,屋主是一對飼養了五隻貓咪的夫妻。長時間的相處陪伴,早已經將牠們視為家庭的重要成員,因此從動線和材質的設計上,都仔細考量全員的居住需求,創造兩者的平衡共生之家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寬敞的玄關口利用深色石板與實木格柵營造靜謐質調,木格柵拉門保留視覺、光線與空氣的穿透性之餘,也能防止貓咪離開,玄關左右兩側皆有座位區及壁龕設計,搭配植物擺件點出空間的生命力,將玄關襯托得簡潔大方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拉開實木格柵,居住者一眼就能望向端景中的青山綠意。主空間作為居家辦公和貓咪生活的空間,不規則的長桌滿足不同的場合需求。隱藏在白色木格柵牆後,是特意打造的四層貓房區,將貓跳台、貓砂區分層安放。中間留有貓洞自由出入,同時在一旁設計暗門進出,方便主人每日的清潔、餵食,也將日常所需的貓咪玩具和罐頭收納其中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廚房吧台靠利用屏風玻璃做出一個轉折,透光之餘,也享受著備餐的靜謐時光。從起居空間到臥房區,以一條直徑連通,創造舒服、大方的動線。為了解決過去貓毛漫天飛及睡眠不足的困擾,在每個空間的過度之處加裝拉門,作為兩段式的管理。衣帽間拉門選用鐵框加上霧面的長虹玻璃,並在上方做天窗透光,讓光線盈滿室內。將不利的條件,視為一趟有趣的旅程,讓限制成為體貼的源頭,創造家更多不同的可能性。

更多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