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埔襲園

【山影隨形】

  老子˙道德經十六章:「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夫物云云,各復歸其根。歸根曰靜,是曰復命,復命曰常,如常曰明。」天地萬物隨著時間的變化,感知著生命「常無」的意義,天地之間雖變化無常,最終將各返初始。返回之初為靜,稱為「復命」。受於自然,返於自然為常,熟常為「明」。

 

  角地。一塊兩側臨街的轉角土地,是青埔襲園的開始。青埔之名取自於基地的所在地,「襲」,是承襲、學習、接受的意念。「園」,講的是自然環境的氛圍與場域。

  青埔襲園是僕人建築環境整合的創意基地,也是襲園裝置藝術的展場、工作坊,建築設計必須兼顧"靜"、"動"兩種活動型式的使用,既是對外開放的公眾空間,也是私人辦公的商用會所,同時因角地位置的關係,可以預想的是,將取得過往行人通過時的高注目率。

  "看"的主動、被動,在建築裡外,其實是一起交會進行著。 

  建築設計採坐北朝南制,正西面完全不開窗,用了一道厚牆與鄰房區隔,正東面是主要的光源、風口,則是築起一面清水模高牆,提供東側出入動線的遮陽蔽蔭,構成了一個外玄關過道,空間的出入口像是縮在一個洞穴般。

  由側面來看,東面高牆、建築體兩側不對稱的高度,構成一山過一山的峰嶺,從正面來看又有朱閣宮闕的恢宏大器。陽光從東牆而昇,攀越一道道嶺牆,而後一層一層地透進樓下,光與影的嬉戲追逐,一段段地寫下。

  「山影隨形」,是青埔襲園的建築核心,總結我們對於建築設計一貫的堅持。老子/道德經的哲學思維中,講的即是以順應自然為意,人不該妄自操控天地自然運行的準則,「山影隨形」,是我們面對現實與理想的第一段對話,相信建築與大地的關係,不是征服的佔領,而是共生共存的永續思想。

  不同於鄰近建築的4層樓高設計,襲園建築採地上3層,往地下挖一層的規劃,讓人為建築與自然環境更為緊密結合,同時解決建物內置空間不足的問題,整個建築像是從土地自然生長出來一樣,讓人們易於親近接受,也喜歡人們靠近感受。

  於是,我們做下了讓建築立面"退縮"的決定。

  這是因應建築的東側、南側,兩個立面的處理,我們希望讓所有路經此地的人都能見到它,透過立面退縮的安排,成全行人趨前一探的好奇心,至於建物西側面的退縮,則是直接鄰近基地線,建物北側規劃為車庫,利用採光罩設計、圓形汲水桶,避免雨遮滴落的水流至鄰房。

  建築的東面、南面是對外開口,東面開口又一分為二,連結房子左翼的餐廳,以及地下空間。進入一樓左翼的東側入口,我們以桂花、梅花形成入口意象,連結木柵欄牆、巨石,渲染成寂寥的日式庭園禪色。

  黑色格柵排序是門,也不是門,有牆的作用,又沒有牆的封閉阻隔,在建築與城市之間築出一道友善的區隔,並且為過往行人預留"坐位",巨石取代街道制式椅座,人行道鋪的冰裂紋安山岩鋪面,一旁栽下的庭園式植草,為綠色城市作出貢獻,也讓短暫的休憩有了蓬勃綠意陪伴。

  襲園建築含上、下共四個樓層,採綠建築概念來經營,透過建築設計與大自然、城市締結共生關係,提供使用者一個健康自然的工作環境。鏤空梯子切出房子的左右翼,一個不對稱的空間,從一樓往下半層樓就到書櫃,上半層到二樓,半層半層地上,垂直動線也是一道寧靜的閱讀風景。至建築屋頂,利用雙層屋簷設計阻絕熱能透進,屋簷單側並搭配電動窗,與樓梯動線連結,熱空氣透過梯間縫隙上昇,自然形成一個氣流循環。

  地下空間作為僕人建築設計的基地,白畫即使不開燈,室內也是一片明亮清朗。在設計初始,即針對地下層的採光問題做了通盤考量,我們利用建物前後的庭景、樓梯天井,以及西側的狹長天井等,讓地下空間也能擁有自然光源,光進來了,自然風生氣動。

  事實上,地下層的大門即是建築的中軸線,前後連結兩個庭景,地下室的水景、二樓前露台的水景,天熱時節也能發揮冷却空氣的作用。

  前庭水景的水流跨越石板動線,板塊間開了細縫,引水流動,像是一場曲觴流行,詩情畫意,水透過室內地坪的鋼線中軸,寓意山谷穿行的淘淘江河,與屋後庭景接續,讓襲園建築有了水韻流動。  

  隨著日起日落、四季交替,襲園建築演繹不同的山影隨形風貌,一直在發現、改變,這個浩瀚空間裡潛藏著的種種可能,在這裡,每一個使用過空間的⼈都能創造他的襲園故事,世代傳承。

空間性質

辦公室、美術館

空間面積

B1:52 坪 / 173.2 ㎡、GF:12 坪 / 41.3 ㎡、1F:21 坪 / 72.5 ㎡、2F:16 坪 / 55.1 ㎡、3F:36 坪 / 120.9 ㎡。

主要建材

清水混凝土、鋼構、安山岩、柚木、板岩、橡木、義大利玻璃磚

應落位置

桃園市中壢區青埔九街57號

完工日期

2012 年 06 月